一、比赛项目
理论课组(文科组)、混合式教学组。
二、参赛对象
理论课组:学院在职老师均可参加,其中推荐参加学校比赛的选手至少应有一名1979年3月31日以后出生的在职青年教师。
混合教学组:在职教师年龄不限,学院择优推荐,直接参与学校决赛。
三、推荐名额
各教研室至少推荐1名40岁以下理论课组参赛老师,最多推荐2名理论课组参赛老师(含1名40岁以下)和一名混合式教学组参赛老师。
学院将推荐理论课组和混合式教学组各2名教师的参加校级比赛。(学院推荐参加理论课比赛的教师至少应包括一名年龄在1979年3月31日以后出生的在职青年教师。)
四、比赛方式
(一)教研室选拔阶段(4月17日—4月22日)
各教研室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金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心组织院内比赛。
各教研室要按照“全员参与、逐级选拔、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原则, 发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
(二)学院选拔阶段(4月13日—4月26日)
理论课组:
学院拟定于4月24日下午举行理论组教学比赛,全体教师观摩听课,作为一次教研活动,同时也作为本学期教师听课的推荐课程。
混合式教学组:
学院将根据报名情况决定是组织院内比赛,还是择优推荐参与决赛。
五、奖项设置
1.理论课组: 学院按照评委对参赛选手比赛评定的成绩(从高到低)设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
2.混合式教学组:学院根据报名情况另行通知。
六.工作要求
为了使参加校级决赛教师有充分时间准备,学院选拨结束并确定参加学校决赛名单后,请参加理论课组比赛教师积极准备参赛三个课件和教案,理论课组、混合式教学参赛有关材料(书面)应于5月14日前送至教务处并发电子邮件至 592331836@qq.com,联系人:陈学坤,联系电话:6183451。相关材料包括:
1.推荐参加学校比赛推荐表和汇总表(见附件3、4)。
2.理论课组:参赛三个教学片断各20分钟的微课教案及课件。
3. 混合式教学组:教学设计(教案)、线上教学资源展示PPT及现场教学活动设计课件(如有)。
音乐学院教学科
2019年4月17日
附一: 理论课组比赛要求
1.教案(15%):教学目标明确,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重点与难点清楚,解决方法有针对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教学演示(85%):要求用普通话或英语讲授。讲课内容注重启发性,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求逻辑性;教学内容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用板书或电子课件授课均可,使用电子课件授课者,需有相呼应的板书。板书或课件布局合理、字体工整、清晰、美观。教学用语清晰生动、有表现力;教态自然大方,着装庄重得体。
鼓励教师采用慕课、微课、讨论课等新的教学方式参赛。
附二:混合式教学组比赛要求
1.教学设计(教案10%)
教学设计(教案)从参赛课程中选取一个主题进行重新设计和实现。教案主要介绍该主题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线上共性问题解决方法、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和评价等。
2.线上教学资源展示(20%)
现场介绍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情况,资源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所授课程知识的讲解,以便学生学习和理解;如何起到调动学生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学生线上学习过程有跟踪、有反馈,最终的教学质量良好。
线上教学资源应至少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资源、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学习跟踪和反馈等相关内容。
3.现场教学活动设计(70%)
现场教学活动设计是在学生线上教学资源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线上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修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对课程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加深认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能力;教师要合理设计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课堂参与,在合作、讨论、问题解决中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