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霞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杨丽霞,女,汉族,中共党员;厦门市第十二届党代会代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文学硕士。现为华球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全国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考官,福建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专家库成员,厦门市音乐家协会理事。
【担任课程】
本科课程:视唱练耳、乐理、音乐美学、闽南传统音乐文化
研究生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主持课题】
1、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闽台北管音乐研究》(11YJA760086)
2、2011年福建社科规划项目:《明清时期福建戏班研究》(2011B167)
3、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项目:《南腔北调-北管音乐源流》(JA11171S)
4、2010年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课题:《区域特色音乐文化资源与福建省地方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FJL10-081)
5、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项目:《乐理知识与文化》在线课程建设与实践
6、2019年福建省福课联盟跨校互选课程:《闽南传统音乐文化》
7、2019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福建戏曲海外演出史料辑录与研究FJ2019B121
8、2021年厦门市优秀戏曲进校园传承项目: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创排与展演》
9、2021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项目:《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音乐类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202102389031)
10、2016年第一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闽台地方音乐传承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JAS160286)。
11、2020年集美大学四新项目:《传承、创新、引领:“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
12、2019年集美大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立项:《闽南传统音乐文化》
13、2018年集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导师制音乐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14、2018年集美大学第十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乐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15、2016年校级重点项目《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研究》
16、2016年集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17、2017年集美大学第二批在线课程立项:《闽南传统音乐文化》
18、2021年集美大学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立项:《基本乐理》
19、2012年集美大学党支部立项《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20、2008年集美大学第六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分层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研究》
21、2005年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以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母语的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研究》。(JB05237)
【代表论文】
1、《滩簧流传闽台的例证研究》,发表在《中国音乐》2015.1
2、《地方院校滚动式视唱练耳教学实施报告》,发表在《人民音乐》2015.2
3、《琉乐受容闽戏二题》,发表在《音乐研究》2014.6
4、《闽台传统音乐文化在地方院校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发表在《民族艺术研究》2013.2
5、《论明清福建家族视阈下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发表在《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3
6、《从俗曲到北管——明清俗曲与泉州北管关联研究》,发表在《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2.4
7、《明清时期福建外来戏曲的传播及戏剧史意义》,发表在《民族艺术研究》2012.4
8、《泉州南音在中小学校传承的个案研究》,发表在《集美大学学报》2010.4
9、《福建安溪茶歌的形态特征》,发表在《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2
10、《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发表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1、《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改意见>一文的几点不同看法》,发表在《人民音乐》2005.3
12、《多维视唱练耳学习评价模式研究》,发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3
13、《20世纪高师视唱练耳教材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发表在《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8.4
14、《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手机铃声的理论与实践》,发表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
15、《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2
16、《中国传统音乐在视唱练耳中的发展状况管窥》,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3
17、《数字化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发表在《福建论坛》2006艺术专辑。18、《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发表在《艺术研究》2005.3
19、《计算机音乐制作在作曲教学中的应用》,发表在《集美大学学报》2005.4
20、《创建计算机音乐实验室 为教学科研服务》,发表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
【出版专著】
1、《闽台北管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12出版。
【获奖情况】
(一)成果奖
1、专著《闽台北管研究》获得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18
2、《创新艺术综合训练中心管理,提升艺术教学实践水平》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教育厅,2014
3、主讲本科《基本乐理》获得福建省优质线下课程,福建省教育厅,2019年
4、福建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福建省教育厅,2021年
5、集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0年
6、集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
7、指导学生获得第八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21年
8、指导学生《传统戏曲新唱-五步送哥》获得福建省第六大学生艺术表演类乙组三等奖,
(二)论文奖
1、2009年《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一文获得
全国第二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二等奖,教育部。
福建省第二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二等奖,福建省教育厅。
2、2009年《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一文获得
全国第二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三等奖,教育部。
福建省第二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二等奖。福建省教育厅。
3、2012年《滚动制分层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研究》一文获得
福建省第三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三等奖,福建省教育厅。
4、2014年《闽台传统音乐文化在地方院校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一文获得福建省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一等奖,福建省教育厅。
5、2015年《闽台传统音乐文化在地方院校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一文获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三等奖,教育部。
(三)个人荣誉奖
1、2020年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突出贡献奖
2、2020年集美大学学生最喜爱的优秀教师
3、2020年集美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奖励一等奖
4、2015年集美大学学生最喜爱的优秀教师提名
5、2019集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6、2019年集美大学百年校庆先进个人
7、2009年集美大学第三届优秀主讲教师
8、2009年集美大学教学业务竞赛三等奖
9、2010年获得集美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10、2010年获得集美大学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一等奖
11、2009年教育厅“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迎奥运’大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指挥。
12、2011年获得集美大学南顺奖教金
13、2013年获得集美大学大学生就业先进个人